广告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解读

发布日期:2025-09-23 01:57 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

一、《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民族复兴之大局,必须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标准支撑。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专门部署“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也强调要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研究制定了本《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要实现哪些主要目标?

总的目标就是,到2025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业农村标准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在产业发展层面,基本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在制修订1000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生产和产品“三品一标”协同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在乡村建设层面,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能力得以提高,初步形成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在推广机制层面,标准化示范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三、《行动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围绕主要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11项重点任务,总体上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农业发展的标准基础。以种子、农田建设、土壤整治、农机装备、设施农业标准化等为重点,发挥好标准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以产品为主线,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优化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品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标准;从投入品减量化施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资源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等。

二是补齐乡村建设的标准短板。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标准建设,研究制定农村房屋设计、村庄改造、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以及冷链物流、快递服务等乡村新兴服务业标准;制定人居环境通用标准,加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垃圾处置、村容村貌整治等专用标准制修订,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以教育、卫生、就业服务、防灾减灾为重点,强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乡村实施应用,开展农村安全防范、应急管理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是提升乡村振兴标准化推进水平。加强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等相关标准研制,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推进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优化构建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引领,以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为支撑的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工作效率;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显著提高农业农村标准国际化程度。

四、如何保障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根据乡村振兴标准化多领域、跨专业的特点以及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问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四个加强的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部门之间、各级主管部门之间、部门与标准研究推广服务机构之间,要强化沟通协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

二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乡村振兴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

三要加强政策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乡村振兴标准研究经费、标准化行动工作经费的保障,加强乡村振兴领域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对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引导,建立多种形式的标准化学习交流机制,选树学标用标典型案例,积极营造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实施的良好氛围。

五、《行动方案》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概括起来说,《行动方案》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突出了工作重心。具体体现为突出了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要措施。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部门主要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乡村振兴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近期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夯实现代农业标准基础、补齐乡村建设标准短板和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行动方案》统筹了各部门参与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以确保实施过程中围绕重点领域推进各项工作措施可行,且行之有效。

第二个特点是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乡村振兴各领域的重要遵循。《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行动方案》既强调夯实现代农业标准基础,又注重补齐乡村建设标准短板,体现了发展和建设的协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旨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行动方案》提出要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显著提高农业农村标准国际化程度。此外,《行动方案》还强调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落实了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总体上,《行动方案》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个特点是形成了联合推进的合力。《行动方案》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部门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形成了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的工作机制。

精彩意见 (1)

十大品牌 2025-09-23 01:57:04
好的,以下是为您撰写的关于《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的解读文章: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解读:以标准之尺丈量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工作指引。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振兴工作从宏观战略部署向精细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理解《方案》的核心要义,对于各地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为何此时出台?——标准化的时代必然性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经过前期探索和实践,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如产业发展同质化、乡村建设缺乏特色、治理方式粗放等。此时出台《方案》,旨在通过标准化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将成功的实践经验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通用语言”和“技术规则”,从而避免走弯路、降低试错成本,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它回应了乡村振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迫切需求,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 重点何在?——三大领域勾勒行动蓝图

《方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聚焦关键领域,明确了未来几年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

1.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 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方案》强调要完善粮食安全、种业振兴、耕地保护、智慧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例如,通过制定智能农机作业、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标准,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提升农产品价值,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兴旺。 产业是发展的根本。《方案》着力于构建乡村产业标准体系,重点关注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乡土特色产业等。通过制定民宿服务、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管理等标准,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防止规模性返贫。

3.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治理效能。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生态、文化、组织的全面振兴。《方案》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领域提出了标准化任务。比如,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等标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探索村级事务公开、村民自治等治理标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等标准,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三、 亮点与创新——从“制标”到“用标”的转变

《方案》的突出亮点在于其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创新性:

* 注重体系建设,而非零散标准。 强调构建一个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避免标准之间相互矛盾或留下空白。
* 突出区域特色,鼓励地方创新。 方案鼓励地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如“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区域性农艺标准等,避免了“千村一面”。
* 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标准实施。 提出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乡村治理标准化试点等,通过典型案例带动标准的广泛应用,确保标准“活”在田间地头,而非停留在纸面。
* 推动政府与市场协同。 既发挥政府在基础通用、安全强制性标准制定中的主导作用,也支持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四、 深远意义——绘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施工图”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的出台,其意义深远。它如同一把精准的“尺子”和清晰的“施工图”,将宏观的乡村振兴战略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和行为指南。

* 对于政府而言, 它提供了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工具,使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更有依据。
*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 它创造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流向乡村。
*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它意味着生产生活将有章可循,有助于提升技能、保障权益、提高收入,最终共享现代化成果。

总而言之,《方案》是新征程上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以标准引领发展,用规范提升质量,我们必将能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标准化之路。

发表我的意见

8

文章

8

提问

1万+

阅读量

0

回答

1百+

被赞

200

余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Sitemap 标签Tag 侵权文章删除:13607219@qq.com 微信:wenlian123com Investor Relations © 2025 金牌网 中值联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020888号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