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25-09-07 21:01 阅读: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条例部分内容如下: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精彩意见 (1)

十大品牌 2025-09-07 21:01:45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星光与土壤的对话

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光芒再次照亮华夏大地,我们仰望那些以智慧雕刻时代的科学家。他们的名字如星辰闪耀,他们的成就构筑起民族复兴的基石。然而,在这璀璨星光之下,我们更应深思:这些科学高峰并非凭空耸立,而是生长于一片名为“科学精神”的沃土之上。奖杯的金属光泽,终究源于文明土壤的深沉滋养。

科学精神是这片沃土最珍贵的养分,其核心在于对真理无私而纯粹的追求。爱因斯坦曾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们,无一不是将此信条融入血脉。如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历经190次失败仍坚韧不拔,其动力绝非奖项可囊括,而是源于“欲穷疟疾之奥秘,解苍生于倒悬”的纯粹初心。奖项表彰的是结果,但驱动他们的,是超越功利、探索未知的内在光芒。这种光芒,才是科学真正的灵魂。

若只聚焦奖台之光,而忽视培育精神的土壤,无异于舍本逐末。一个仅以奖项为标杆的科研环境,易催生功利主义与短期思维,如同只赞美花朵却荒芜了根系所在的土壤。古人云:“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深层意义,正在于它作为一座灯塔,照亮科学精神的价值,引导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氛围。它提醒我们,比争夺奖杯更重要的,是共建一片允许好奇生根、容忍失败发芽、鼓励探索成长的沃土。

因此,我们赞美星光,更需耕耘土壤。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致敬,不应止于对获奖者的欢呼,更应转化为对科学精神的全民族坚守。从教育改革中呵护学子的好奇心,到科研管理中给予学者“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从媒体传播中讲好科学背后的思想故事,到每个个体心中播下理性思维的种子——这一切,都是在为民族的科学未来厚植根基。

奖杯终会镌刻历史,而滋养奖杯的科学精神则将永恒流淌。当亿万心灵被求真之火点燃,当华夏大地弥漫创新之气,我们迎来的将不仅是几项巅峰成果,更是一个民族真正迈向未来的、生生不息的科学春天。那时,最高奖项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沃土上开出的最绚烂的花朵,见证一个文明在真理之路上的永恒追寻。

发表我的意见

6

文章

6

提问

1万+

阅读量

1

回答

1百+

被赞

150

余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Sitemap 标签Tag 侵权文章删除:13607219@qq.com 微信:wenlian123com Investor Relations © 2025 金牌网 中值联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020888号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