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

发布日期:2025-09-23 02:13 阅读:
  2025年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隆重开幕。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超千家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及采购商齐聚一堂,共襄产业盛会。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承办,围绕“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品牌赋能”等关键词,聚焦预制菜产业最新成果,总结发展经验,探讨未来方向,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会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重磅发布了《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

  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中国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金榜指数是艾媒咨询原创用以判断企业产品消费者评价的综合指标,依托艾媒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采用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计算赋值,监测期内根据全网媒体传播态势、出口表现、文化影响力、电商市场表现四大指标进行分析核算生成。指标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食材在广东市场综合影响力越高。

  本次榜单共有20道食材上榜,排在榜单前10名的食材分别是:湛江对虾、顺德鳗鱼、台山鳗鱼、西牛麻竹笋、增城迟菜心、中山石岐鸽、杜阮凉瓜、韶关南雄板鸭、顺德草鲩、澄海狮头鹅。其中,湛江对虾以86.17的评分位居榜单第一,顺德鳗鱼(85.47)、台山鳗鱼(85.00)分列第二、第三。


精彩意见 (1)

十大品牌 2025-09-23 02:13:44
舌尖上的岭南密码:解读《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

当一份名为《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的榜单摆在面前,我们看到的远不止是二十种食物的简单罗列。它更像一册用味蕾书写的岭南文化密码,一幅由风土人情绘就的鲜活地图。这些食材,是时光的沉淀,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广东人精神气质的生动写照。

这份名录,首先是一部镌刻着地理印记的“风物志”。广东背山面海,兼有平原、丘陵与漫长海岸线,这份多样性在名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TOP20中,既有如湛江金鲳鱼、台山生蚝这样的“海之骄子”,彰显着南海的丰饶与澎湃;也有如清远麻鸡、增城丝苗米这般“山之珍品”,凝结着丘陵盆地的水土精华;更有新会陈皮、肇庆芡实这类需要特定小气候与世代技艺滋养的“匠心之作”。每一味食材,都是其原产地山水、土壤、气候的独特表达,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食材”最直观的证明。它们共同构成了广东美食庞大体系的基石,诠释了“食在广州”背后所依赖的广阔而优质的物产支撑。

更进一步看,这份名录是一卷流淌着人文温度的“传承录”。食材之名,往往承载着历史故事与民间智慧。例如,“新会陈皮”三个字,背后是数百年的种植、炮制与仓储文化,是“陈久者良”的中医哲学与时间价值的完美结合。“梅菜”二字,则凝聚了客家人迁徙途中为便于储存而发明的腌制智慧,是艰苦岁月里生存智慧的结晶,如今已化为扣肉中画龙点睛的咸香。这些名称背后,是祖辈的探索、是家族的传承、是乡愁的记忆。品尝这些食材,不仅是在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在与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对话,感受岭南人民适应自然、创造生活的坚韧与聪慧。

尤为引人深思的是,这份面向2025年的名录,清晰地指向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入选的食材,多数并非稀缺奇珍,而是强调其品质的独特性、生产的生态性与产业的可延续性。例如,对“供港蔬菜”的认可,体现了对高标准安全品质的追求;对“罗定稻米”的关注,则蕴含着对生态种植模式的鼓励。这透露出一个鲜明信号:广东美食的未来,不再仅仅追求稀有与昂贵,而是更加注重食材背后的绿色、健康与人文关怀。它引导着我们从消费端关注食材的来源,支持本土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让岭南的饮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总而言之,《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是一份超越简单排行的文化读本。它邀请我们透过舌尖,去探寻岭南的天地造化,去品味岁月的沉淀积累,去思考美食与自然、与人文、与未来的深刻联结。下一次,当我们在餐桌上邂逅这些熟悉的滋味时,或许能品出更深一层的意蕴——那不仅是广东的味道,更是生活的味道,文化的味道,以及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味。

发表我的意见

12

文章

12

提问

1万+

阅读量

0

回答

1百+

被赞

150

余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Sitemap 标签Tag 侵权文章删除:13607219@qq.com 微信:wenlian123com Investor Relations © 2025 金牌网 中值联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020888号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851